环保科技交流-关注环保技术与可持续发展。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9|回复: 0

佛法趣谈(转载)

[复制链接]

主题

帖子

5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5
发表于 2024-10-11 23:11:5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王子的优势
  王子的身份与众不同,环境与众不同,待遇与众不同,他的性格和看待事物的态度和角度也就容易与众不同。沉迷酒色的王子,很容易获得好酒好色;把兴趣放在高尚事业上的王子,也可以全身心投入他的兴趣里,不大需要去担心衣食等俗事。衣食之忧他从小就不放到心上,即便因为他的执着,后来衣食方面真的出现问题了,因为已经生成的性格,他仍然有可能像以前那样不放在心上,哪怕衣食问题已经严重到要摧毁他生命地地步。或许是长期的万千恩爱集一身的缘故,他对感情的事也能放下,不去纠结。
  修行二字在大多数人看来很神秘。这事其实跟俗事隔着只是一层窗户纸。要想捅破,基本不需要费力气。千家万户的窗户纸都那么完好地蒙在窗户上,少有人动过捅破它的念头。修行其实很像打游戏、拧魔方、捏泥人之类的玩耍,你只要兴趣盎然,乐此不疲,就会有很快的进境伴随你。“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”,没试过的俗人以为放下世间俗事来做这事,生命变得索然无味。试过的人才知道,这里面的滋味最为充盈和丰富。修行的每一秒,都会有新的感受、新的境界。从修行境界里看向俗世生活,俗世是那么地虚幻不实,身陷罗网无力挣扎,却又苦苦挣扎。
  昨晚照例读增一阿含经,三五九之后的几篇,四零六之后的几篇,深感如来对修行方法,对那些极细微的感受,是如此熟悉而且清楚,讲授之时,就像小姑娘们跳绳、跳房子一样熟稔,读着令人感动。 当他还是瞿昙王子时,彻底扔下俗世,沉浸到修行的探索里。
  如果不是修行里面那么多探索中的有趣的滋味,以及终极自由的诱惑,恐怕不会做出那些常人不能理解的事来。在山里,他曾经每日只吃“一麦”,把自己饿到真正的皮包骨,大约只剩下小几十斤吧,羸弱到极致,坐都坐不住了,努力想站起来,一使劲,却倒下去了。因为身体长期严重营养不足,全身从上到下,所有的地方,都像火烧一样剧痛,两耳中一直像是有大风在刮、烈雷在响。那是极为严重的耳鸣。如果换做俗人,到不了这样的状态就饿死了。他不是俗人,他出家之前,住在王宫还是王子的时候,就已经能进入四禅境界。身体素质的顽强是俗人远不能比的。即便如此,当他瘦到一副骨架上包层皮的时候,他自己也清楚离死不远了。不仅他自己知道,天人也知道。他那时候还不知道佛法,不知道解脱法,他的探索之路是曲折的,四谛他还没找到。而世间,无论人还是天人,都不懂四谛,没人可以教他,他的命运就是自己去找到世间生命解脱的路,那个可以获得终极自由的方法。
  当彼之时,有天人在空中议论,有一位天人说,这沙门瞿昙已经死了。有一位天人说,他还有游丝般的一息尚在,还没死。众天人议论纷纷。有句俗话说:人在做,天在看;又有一句俗话说:举头三尺有神明。这两句话说的完全没错,这是真的。瞿昙王子还没修成佛的时候,多少天人在关注着他,而他浑然不知。他那时候还是俗人肉眼,感觉不到天人的存在。就像几个小孩子小声议论着看蚂蚁上树,看蚂蚁打架,看蚂蚁往窝儿里搬运食物,蚂蚁们忙忙碌碌地做自己想做的事,却浑然不知有几个庞大的存在正在饶有些地瞅着它们。蚂蚁们不具备能感知到那几个孩子的视觉。
  天人的本事很大。即便瞿昙王子成佛之后,作为唯一拥有一切智的佛,他的所思所想,他的心念,如果他不有意加以屏蔽的话,就都可以被某些境界的天人清晰地感知到。也就是说,佛心里想什么,很多天人都是心知肚明的。当然,佛的境界天人们完全不能比,所以,天人们心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念,佛更是悉知无遗。
  瞿昙王子最狠的几乎把命都搭上的苦行,并没有收到理想效果。他的身体处于极端羸弱状态的时候,身着脏旧破烂的麻布衣服,偃卧欲起而不能。有上山玩耍的调皮的孩子,看见这个奄奄一息皮包骨的羸弱之人,嬉闹着捉弄他,他完全没有反抗的能力,他也没想反抗,而且他的心里不生起一丝的怨恼。他的心都放在探索好的修行方法上。孩子们折一截小木棍,插入瞿昙王子的耳朵,把耳膜也捅破了,他仍然不怨不恼。中国唐宋明清时期,常有小型的精美雕塑,有用紫檀、黄杨等贵重木材的,有用和田玉、犀角或者其它材质的,表现的题材,就是瞿昙王子探索修行方法,快饿死时的状态。那种雕塑,俗称“瘦骨罗汉”。其实,这个名称是不对的。瞿昙王子在极瘦将要饿死的时候,尚未探索到正确的修行方法,最高境界只在第四禅,没能解脱,那时候他还不是罗汉,不应该叫做“瘦骨罗汉”。
  命若游丝的时候,瞿昙王子放弃了苦行的方法。他想,苦行到这样的地步,仍然不能解脱,可见苦行这个方法并非正确方法。心念一变,一切都变了,他决定开始按正常食量吃东西,去探索苦行以外的其它方法。做出这个决定之后,有牧羊女送给他羊奶,他接受了。可以想见,羊奶这种极富营养又容易消化的液态食品,对于瞿昙王子极度羸弱的身体,几乎就是最理想的拯救与恢复。有四禅境界的身心素质,食羊奶之后,他有力气站起来了。他走到一棵树冠巨大的树下,向附近的一位农人乞讨一些秸秆。那位农人慷慨地给了这位昔日的瞿昙王子秸秆。沙门瞿昙把秸秆铺在树下,开始打坐,思维世间本苦,思维十二因缘,思维尽,入定,这一次从极限状态恢复过来的入定,定境突破了四禅,进入第五定,瞿昙的境界进入无边空境,之后,又从无边空境突破,进入第六定--无边识处定。在这一极高的定境中,他终于看见了自己的前生,他看见自己的前生是在兜率天的一位天人。他继而看见了更早的前世,一生、二生、十生、百生、千生、万生、一劫、多劫...他清晰地看见自己无数前世的任何细节。
  外观上看,沙门瞿昙只是端坐树下,凝然不动。人们不知道他在干啥,他自己才清楚他正在经历波澜壮阔的未曾有过的最重大突破。他舍弃了无边识处定,定境突破至第七定—无所有处定。即便是初禅境界,也是俗人无法想象的极度美好,其愉悦是俗人一生都无缘尝味到的,而瞿昙端坐觉树之下,经历了无比壮丽的重重定境,种种不同的极致愉悦,历遍之后都能舍弃。其实,如果耽住于某个定境的极致愉悦而不舍弃的话,出定之后,虽然他注定是一个修行高人,要想解脱,或许仍然是个极为漫长的未知数,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劫的轮回,尝尽无量苦味。瞿昙能舍,再美妙的定境,他在游戏其间之后,都能毅然舍离,于是,他从无所有处定突破,进入第八定—非想非非想定。这一定又叫第八定,是世间最高的定境。念头已经细微到无以复加,似念非念的状态,世间境界,世间之生命,最高境界莫过于此。而沙门瞿昙,在游戏这世间最高境界的定境之后,决然舍离。他知道这个定境,仍然不是他所要的结局。
  一个修行人,如果从非想非非想定境界死去,多半会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。这个天人境界,也是一切世间最高生命境界,在这里从生到死一生的寿命据说可以达到八万大劫,差不多相当于太阳系寿命的数万倍。即便是世间最高生命境界,即便寿命极长,仍然不是瞿昙所愿。他所愿的,是不再轮回,永恒脱苦。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天人,并不能避免轮回,极为漫长的生命结束,死后仍要轮回到其他境界中,继续生死轮回的路。而这条路上充斥着八苦,这条路也就可以形象地比喻成苦海。
  沙门瞿昙在游戏第八定之后舍离了这个境界,他从第八定突破至第九定—灭尽定。这个突破,是茫茫世间的一声惊雷,大地之神率先感知到,她高声唱言人间的沙门瞿昙已经成佛,这声音经四王天、忉利天、艳天...诸天天人次第向上传播,很快就传遍整个世间。
  进入这一定,意味着他的这一生,就是在世间的最后生了,他将永不再入轮回,他将恒处无苦的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。那个境界是最真实的境界,而世间境界,原本并非很真实。
  世相幻化,俗人世界里的所谓真实,都依赖于卑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,六根卑弱,直接导致世间生命的真实度很低。而进入灭尽定的沙门瞿昙,成阿罗汉了。因为是他自己探索到的解脱之路,他是这个世界第一位阿罗汉,所以,他是佛。当他进入灭尽定,成为阿罗汉时,他已经在觉树下端坐了四十九天。这棵树,后世之人,有称为菩提树,有称为道树,有称为觉树,总之,是同一个意思。
  成阿罗汉之后的释迦牟尼佛,面容极为端正美好,光彩熠熠,根本不是俗人能有的状态。他开辟出一条解脱的路,这是世间最为有价值的路,天上的天王再三劝请,他开始去向人间传授这条路的走法。他涅槃后,很多同样获得解脱境界的阿罗汉弟子,把自己亲眼所见、亲耳所闻的佛及其大弟子所说法,所行事,结集成书,是为《阿含经》。
  公元64年, 汉明帝永平七年,释迦牟尼的佛法终于传到了中国,从此以后的2千多年,以慧能、玄奘、鉴真、法显、莲池、虚云、印光、弘一等高僧为代表,中国无数修行人依靠释迦牟尼佛开辟的道路,成功的逃离了生老病死的束缚,证得了不生不灭的阿罗汉果位,成为了中国人探索宇宙人生道路上最炫丽的明灯!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
   http://m.lifang521.com/tag/83891/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